•  

互联网时代,信息共享,共创辉煌!

政府信息公开网
  •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党群机构
  • 教学院部
  • 校务公开
  • 学术活动
  • 阳光服务
  • 校园风光
  • 全面教育
  海南近200所乡村学校让劳动教育在田园里“落地
  •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党群机构
  • 教学院部
  • 校务公开
  • 学术活动
  • 阳光服务
  • 校园风光
  • 全面教育
协会动态

最新新闻

  • 海南近200所乡村学校让劳动教育在田园里“落地...
  • 黄河水院三名学子登珠峰量“身高”...
  • 渠道重构、资源优化,创新型在线教育平台“来...
  • 海外学子热议两会:感受到了愈发强盛的中国力...
  • 符致铭被任命为芝麻街工作室全球副总裁兼大中...
  • 民族品牌康师傅携手国内顶级排球资源打造排球...
  • 赋能复课潮下的教培机构:小塾学伴打造智能晚...
  • 口吃矫正先行者——武汉春牛语言咨询创始人何...
  • 两会提案聚焦功率半导体 华微电子专注打造中国...
  • 索达国际语言中心:源自英国的小语种培训机构...
  • 《妻子的浪漫旅行4》开播倒计时,迎来清北网校...
  • 画啦啦六一儿童嘉年华即将上线 给孩子不一样的...
  • 代表委员拍两会...
  • 完整版采访实录来了!张志勇:在线教学给学校...
  •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餐厅信息化,探索推出“...
  • 和码编程真实学员案例:十八般武艺才子曹一非...
首页 > 教学院部

海南近200所乡村学校让劳动教育在田园里“落地

发布日期:2020-06-02 12:06:02

在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高田小学的校园里,上个月才种下的山兰稻已长成十多厘米高的秧苗,王子寒一边浇水一边念叨着,“再过半年,它们就成熟了,长得比我还高呢!”。才上五年级的她,对于山兰稻的生长习性了如指掌,在这片半亩地的校园田园里,她参与过三次山兰稻的种植。

知农事,体农情,会农活。不仅是高田小学,在海南,全省近200所乡村学校把劳动教育播种在田园里,以乡村特有的自然资源助学生在田间地头学农、知农、务农。

以劳长技 在“耕”上下功夫

“撒下种子前要把翻好的土整平,大的土块要敲碎,但又不能太碎,千万要记住不能踩在已经整好的土地上!”海南省儋州市白马井镇藤根小学的学生李本英娓娓道来蔬菜播种的要点,今年12岁的她是班里的种植小能手,熟知茄子、豆角、玉米、花生等农作物的种植要领。

泥土芬香氤氲,鸟语花香缭绕。藏在藤根小学教学楼后的“七彩园”是万物生长的乐园,也是李本英和同学们的“种植舞台”。这片占地不到半亩的田园,学校利用好每一寸土地,科学规划种植区域,蔬菜、果树、水稻、中草药等数十种作物在此向阳而生。

“家庭经济来源的改变、长辈的溺爱、电子产品的吸引……许多因素使现在不少孩子虽然生活在乡村,但与土地、与劳动并不亲近。”藤根小学教师李伟说,利用乡村学校的特有资源,把劳动写进课表,让学生们增长劳动技能,重拾祖辈骨子里写在农村大地上的工匠精神。

每天都有劳动时间,每班都有劳动园地,每人都有劳动任务。藤根小学把田园里的劳动课精细分解,让每个学生都能亲身体验整地做畦、松土播种、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丰收采摘等全过程种植环节。

在学校里教了三十余年书的吴新霞,如今既是语文老师,也是“田园老师”。打小干农活的她熟知农作物栽培之道,在“七彩园”里,她手把手教学生如何按比例配置肥料,如何插秧育苗,在她的田园劳动课上,许多像李本英一样的学生“学成出师”,既写得一手好字,也种得一手好菜。

白沙黎族自治县牙叉镇南叉小学在校园空地里开辟蔬菜田,老师带领学生种植雷公根、雷公笋等本地野菜,种家乡菜,知家乡味;琼中县加钗八一爱民小学的学生种植“百花”“百草”“百果”,探索一颗种子演变成一颗果、一盘菜的生长故事……海南各地乡村学校的田园劳动教育在“耕”字上下功夫,且耕且学且用,让劳动教育真正落地生根。

QQ图片20200531193830.png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高田小学的学生给校园里的山兰稻浇水。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刘晓惠 摄

以劳增智 打开内心的田园

面朝稻田,背靠古庙。临高县和舍镇马南小学是全县最偏远的乡村教学点之一,全校只有86名学生。虽然在地理位置上偏居一隅,但这所学校对孩子们的教育成效却一点也不“偏”。

走进马南小学,茉莉花香、槟榔花香、稻香夹杂扑面,处处生机勃勃。校园里莲雾、槟榔、椰子、变色木等十余种热带植物穿插种植,韭菜、地瓜、茄子等农作物片片相连,“校园即田园”的创意不是设计师的杰作,而是马南小学师生劳动教育的成果。

马南小学校长王学雄指着这片田园说,“这里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由师生堆砌、种植,通过双手劳动建起田园,进而持续开展种植、养殖等劳动教育,悄然发生改变的,除了埋在土壤下的种子,还有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状态。”

“你们喜欢校园里的这片田园吗?”老师的话语还没落地,学生们就争先恐后地抢答着喜欢的理由。许多到校的外来老师,都对马南小学的学生有着同样的印象——不羞涩、不胆怯,乐于表达自我。

“从马南小学走出来的学生带有许多优秀的特质,积极且开朗,动手能力强、成绩优异、学习踏实。”和舍镇中心校的校长杨东认为,这与马南小学多元化、开放式的田园劳动教育不无关系——

田园劳动与语文教学结合,播下一颗种子记录它的生长;田园劳动与校园管理联系,清扫一地落叶争做文明学生;田园劳动与生命教育融合,认领一只乌龟感悟成长过程……“在田园劳动教育的舞台上,孩子们团结协作、积极探索、锻炼自我,走进田园也打开了内心的田园,在阳光下劳动同时也塑造了积极向上的人格。”王学雄说。

以劳育情 唤醒乡土情怀

山兰稻是海南黎族地区特有的山地旱稻,对于黎族人而言,山兰稻早已不仅是一种食物来源,还是渗透进民族血液的一种文化标签。琼中县高田小学是一所黎族乡村小学,地处一片高田之上,学校把劳动教育与富含黎族特色的农耕活动相结合——种山兰稻、酿山兰酒、识黎族农具、种黎族草药。

“这是我们前年收获的第一批山兰稻!”指着悬挂在校园里的几簇干稻谷,王子寒向记者描绘起第一次种山兰稻、酿山兰酒的场景,“我们把在校园里收割来的山兰米蒸熟揉散成粒,放置在垫满芭蕉叶的锥形竹筐内,用芭蕉叶封盖。几天后,竹筐开始滴出浆水,就得到了山兰纯液。”

学校里许多学生和王子寒一样,虽是土生土长的黎族孩子,但在此之前,却从未了解过山兰稻的种植和酿造。“种山兰稻、酿山兰酒是黎族特有的农耕文化,我们不仅要在课本中学习,还应在实践中传承。”高田小学校长黄家裕说,为此,学校把种植山兰稻作为学校的特色劳动课,让学生全程参与、体验、了解山兰稻的生长过程,在劳动的同时对黎族民俗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

不仅如此,学校还特别将一间教室改造为农耕工具展览室,把从各黎族村庄收集来的农具向师生展示。“许多传统的农具如今已不再被农民所使用,但是我们依然向学生们介绍它们的原理、使用途径、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黎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黄家裕介绍。

把劳动教育落在田园里,孕育出技能、智慧与乡土情怀。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培训部主任关心凤认为,基于田园实践的劳动教育,改变了乡村学生的状态,让乡村孩子爱上校园、情系家乡,倾听、参与、体验、运用的学习方式成为校园常态,学生也变得阳光、自信和快乐,家门口的乡村学校也越来越有吸引力。(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刘晓惠)

相关链接
 
丹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中国养老金     辽宁省建设工程造价     四川政府采购     沈阳市卫生局     南京教育网     恩施市崔家坝镇人民政府     江苏省常熟市花溪小学     奉化市城北中学     内乡教研网     德州市石芦街小学     荆州中考招生网     天域幼儿园     松滋实验初中     德州幼儿师范学校     上海市陆行中学北校     大丰市飞达路初级中学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北京经贸职业学院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医科大学招生就业处     尤溪实验小学     石家庄职工大学     井冈山革命传统学院     鄞州区高桥镇中心幼儿园     汕头市长厦小学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     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网站     广东北江中学信息网     福州屏东中学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北京市私立汇佳学校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滁州卫生学校     江西省教研网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     大埔虎山中学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logo_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