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时代,信息共享,共创辉煌!

政府信息公开网
  •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党群机构
  • 教学院部
  • 校务公开
  • 学术活动
  • 阳光服务
  • 校园风光
  • 全面教育
  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安黎哲:乘干霄凌云之势&nbs
  •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党群机构
  • 教学院部
  • 校务公开
  • 学术活动
  • 阳光服务
  • 校园风光
  • 全面教育
协会动态

最新新闻

  • 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安黎哲:乘干霄凌云之势&nbs...
  • 重庆将中小学生节俭行为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
  • 广西2020本科第二批预科A类最低投档分数线...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携手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举办...
  • 挪威年轻人搞“地堡狂欢” 至少27人一氧化碳中...
  • 北京高考7月7日至10日举行 为集中医学观察考...
  • 暑期临近 青少年防溺水要做到“六不准”...
  • 学校回应教官手抓剩饭当场吃掉 本意引导学生珍...
  • 录取后,他们选择延期入学——“准留学生”入...
  • 秋季全面开学:疫情防控不能“一刀切”...
  • 拓宽教师补充渠道,助力教育脱贫攻坚...
  • 研究生教育日益受青睐,尚德机构满足市场需求...
  • 教育部公布高校命名新办法 不得冠“中华”“国...
  • 读博超期未毕业,并非个人私事这么简单...
  • 北京海淀:中关村科学城北区一所国际学校开建...
  • 一周回顾丨教育行业大事件(03.01...
首页 > 党群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安黎哲:乘干霄凌云之势&nbs

发布日期:2020-09-08 12:06:57

人民网北京6月30日电 北京林业大学2020年毕业典礼29日举行,身处全球各地的3184名本科毕业生、1627名硕士毕业生、251名博士毕业生相聚云端,共同见证难忘的历史时刻。

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安黎哲在典礼上讲话,希望毕业生们坚守“林人”初心,不惧艰难困苦;坚定“林人”信心,不悔人生选择;坚持“林人”恒心,不负青春使命,乘干霄凌云之势,为栋梁所用之材。他代表学校为毕业生们送上了三张特殊的“回家券”,一张是用餐券,欢迎他们随时回来,再品尝一次“北林的饭”;一张是听课券,欢迎他们随时回来,再重温一堂“北林的课”;一张是仪式券,欢迎他们随时回来,参加任何一次的学位授予仪式。

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安黎哲/ 校方供图

以下为安黎哲校长题为《乘干霄凌云之势 为栋梁所用之材》的发言全文——

六月的北林,风光旖旎,曲径通幽。由于疫情的影响,2020年开年至今,在依次经历了“云课堂”“云科研”“云运会”“云答辩”之后,今天,我们又迎来了北林历史上第一次“云典礼”。此时此刻,身处全球各地的3184名本科毕业生、1627名硕士毕业生、251名博士毕业生共同相聚云端,迎接属于你们的荣光时刻。虽然无法与你们欢聚一堂,虽然无法向你们一一祝贺,但是我相信,这场特殊的毕业典礼,必将见证难忘的历史时刻,开启你们非凡的人生新篇章。

首先,我谨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向同学们的顺利毕业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哺育你们的家长、悉心教导你们的师长,以及关心支持你们的各界人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借此机会,还要向疫情发生以来,给予学校全力支持、理解和配合的全体毕业生和家长们,表达最诚挚的谢意!

同学们,2020年注定是见证历史的一年。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在中华大地的抗“疫”战场上,我们见证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执政理念;见证了十四亿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团结抗疫的“磅礴伟力”。在北林师生的抗“疫”日记里,我们见证了学校党委团结带领全体师生共同创建“无疫校园”,奋力守护大家挚爱的清华东路35号;见证了蔡雨洋等八名在鄂服役北林学子义无反顾,在湖北一线运输“生命补给”和“救命物资”;见证了你们当中的饶月明同学,顶住毕业、就业等多方面压力,积极加入湖北十堰张家湾区抗“疫”志愿者党员突击队;疫情期间,我们还收到了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感谢信,让我们见证了更多的北林学子,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出北林人的抗“疫”贡献。作为母校的师长,我为你们的家国情怀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同学们,2020年注定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新冠疫情对大家的影响深刻,大家遭遇了“史上最难”的毕业季,有的同学实验中断,被迫更换论文选题;有的同学遭遇全球疫情,被迫放弃出国深造;有的同学工作求职被按下“慢放键”甚至“暂停键”,成为“北漂”。但是大家依旧排除万难、冲出重围:绝大多数同学通过“云答辩”,顺利毕业;大批考研同学通过“云复试”,成功“上岸”;更多的同学通过各种途径、各种形式积极应聘工作岗位,进入职场。我坚信,“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你们经历了疫情、学业和就业的三重考验,有的甚至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这将成为你们一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后任何困难都挡不住你们前进的脚步!

同学们,纵有万般不舍,但你们终将出林入海、逐梦远航,奔赴属于你们的诗和远方。在你们即将踏上人生新征程之际,我想代表母校的师长,向你们叮嘱三句话。

第一,坚守“林人”初心,不惧艰难困苦。

新中国首任林垦部长梁希先生,向“林人”提出了敲击“林钟”的伟大号召。

老一辈北林人艰苦创业,用爱国热血敲击“林钟”,推动全国最高绿色学府稳步前进。1952年建校至今,北京林业大学走过了近68年的历史,培养出占林业系统2/3强的16位两院院士。众多北林建设的奠基者、开创者、奋斗者中,有“走遍祖国山河,用脚步丈量中华大地”的关君蔚院士;有“一生痴梅”、终成国际梅品种登录权威的陈俊愉院士;也有提出“南桉北毛、黄河纸业”三倍体毛白杨产业化构想的朱之悌院士。新一代北林人继往开来,用时代筋骨敲击“林钟”,书写建设世界一流林业大学的奋进诗篇。在你们求学北林的几年里,母校始终与你们同频共振、大步前进:正式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林学、风景园林学入选世界一流学科;7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12个本科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雄安新区建设、北京世园会、北京冬奥会等战场上屡立新功,贡献北林智慧。

同学们,今天开始,你们将正式投身祖国绿色事业,“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的绿色愿景,“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的美丽梦想将在你们手中接力实现。希望你们秉承先辈精神,不畏艰苦、矢志奋斗,在逐梦“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奋力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第二,坚定“林人”信心,不悔人生选择。

鲁迅先生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人生的道路各有不同,不同的选择会将你们引向不同的人生。

我国著名森林培育学家、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我们的老校长沈国舫先生,在北林执教64年,如今虽已至耄耋之年,仍然坚持每年给研究生做学术报告,相信我们的很多毕业生同学都曾听过他的讲座。1950年,沈先生以高于清华录取线的高分考取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北京林学院前身),1951年被选派为新中国第一批公派留学生,到列宁格勒林学院深造,5年中全部课程的学习成绩均为优秀;1956年获得林业工程师学位后,他放弃在前苏联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毅然选择回校任教,为新中国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奉献了一生的青春。他用“理想主义”来描绘自己的青春色彩,他认为“个人幸福是建立在我们国家民族大业的基础之上的。”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一个朴素的真理:“一切希望都在前面,只要去努力,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一定能得到我们希望的东西。”

同学们,学医战“疫”为苍生,学林守“绿”护山河。人生的道路因时而变,职业的要求千差万别,然而奋斗的本质并无不同。有人说,“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坚持到底的人很少。”无论你们是选择继续学习深造,还是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请你们务必全力以赴、无怨无悔地走下去,坚定不移地为之奋斗,在广阔的天地中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第三,坚持“林人”恒心,不负青春使命。

对绿色使命的坚守,对绿色事业的热爱,对绿色愿景的向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北林人义无反顾地追寻。

在这些为绿色事业奋斗的“林人”群体中,有一位扎根基层的绿色英雄,那就是被称为“为荒山披绿的‘新愚公’”——高文毓校友。1959年的一次选择,让高文毓校友与“林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当年选择在北京林学院林学系攻读水土保持专业的他,毕业后被分配到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吕梁山工作,这一干就是30年。30年里,他在荒无人烟的大山上建起了吕梁山区第一片苹果示范园;他的足迹遍布一百多个县的山山水水,绘制了山西第一幅农业自然条件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系列图;他在黄土高原上斩获了6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项,4项国家级荣誉,20余项省市级表彰。退休后的高老,又将自己的绿色梦想延续了20年,这20年坚守换来了8000多亩连片成荫的涛涛树林,换来了黄土高原地区千万黄河儿女的幸福生活。

同学们,人的成长贵在坚持。“热爱可抵岁月漫长。”作为国家培养的高层次人才,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精英人才和领军人才,希望大家始终保持“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恒心和毅力,将人生轨迹融入国家和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将个人理想化作民族复兴主旋律的最美和弦,努力成长为可堪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同学们,作为校长,我依旧记得去年的毕业季,田家炳体育馆拨穗正冠的隆重场面;记得大操场上毕业合影时的欢声笑语;记得临行前送行大巴上的声声关切道别。我们始终想通过这种温馨、难忘的方式表达对大家、对知识应有的敬意。未曾料到,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大家不得不缺席期待已久的青春盛典,与你们朝夕相处的宿舍同学,难再寒暄道别;与你们最爱的母校北林,也来不及再见一面。

什么是母校情节?有人把它形容为“清华东路走九遍,不如回家见一面。”我认为十分贴切。因此,为了这场别离之后的再见一面,母校特意为你们准备了三张特殊的“回家券”,将随同毕业证书寄到你们手中:一张是用餐券,欢迎你们随时回来,再品尝一次“北林的饭”;一张是听课券,欢迎你们随时回来,再重温一堂“北林的课”;一张是仪式券,欢迎你们随时回来,参加任何一次的学位授予仪式。希望这三张回家的券,能够让你们记住:母校,永远是你们最温暖的家!

最后,祝愿同学们乘干霄凌云之势,为栋梁所用之材!

谢谢大家!

相关链接
 
丹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中国养老金     辽宁省建设工程造价     四川政府采购     沈阳市卫生局     南京教育网     恩施市崔家坝镇人民政府     江苏省常熟市花溪小学     奉化市城北中学     内乡教研网     德州市石芦街小学     荆州中考招生网     天域幼儿园     松滋实验初中     德州幼儿师范学校     上海市陆行中学北校     大丰市飞达路初级中学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北京经贸职业学院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医科大学招生就业处     尤溪实验小学     石家庄职工大学     井冈山革命传统学院     鄞州区高桥镇中心幼儿园     汕头市长厦小学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     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网站     广东北江中学信息网     福州屏东中学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北京市私立汇佳学校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滁州卫生学校     江西省教研网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     大埔虎山中学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logo_home